变频器调试是确保变频器及其驱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调试步骤:
一、前期准备
1. 明确调试目标:确定所需的输出频率范围、电压范围、额定电流等调试要求。
2. 阅读用户手册:仔细研读变频器的用户手册,熟悉其功能、设定及操作方法。
3. 检查电源和电气连接:确保变频器电源接线正确,输入电源相序和电压稳定。同时,检查变频器与电机之间的电气连接,包括接地和接线的正确性与牢固性。
二、空载通电检验
1. 接地:将变频器的接地端子接地,确保设备安全。
2. 通电:将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端子经过漏电保护开关接到电源上,然后通电。
3. 检查显示:检查变频器显示窗的出厂显示是否正常,如果不正确应复位,否则要求退换。
4. 熟悉操作键:一般的变频器均有运行(RUN)、停止(STOP)、编程(PROG)、数据确认(DATAPENTER)、增加(UP、▲)、减少(DOWN、▼)等键。不同变频器操作键的定义基本相同,但部分变频器可能还有监视(MONITORPDISPLAY)、复位(RESET)、寸动(JOG)、移位(SHIFT)等功能键。需要熟悉这些操作键的功能,以便后续调试。
三、带电机空载运行
1. 设置电机功率、极数:综合考虑变频器的工作电流,设置电机的功率和极数。
2. 设定变频器参数:
●最大输出频率:变频器-电动机系统可以运行的最高频率。当电动机容许的最高频率低于变频器的最高频率时,应按电动机及其负载的要求进行设定。
●基频: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恒功率控制和恒转矩控制的分界线,应按电动机的额定电压进行设定。
●转矩特性:根据负载是恒转矩负载还是变转矩负载,选择合适的转矩特性。用户可以根据变频器使用说明书中的V/f类型图和负载特点进行选择。
3. 键盘操作模式:将变频器设置为自带的键盘操作模式,按运行键、停止键,观察电机是否能正常地启动、停止。
4. 熟悉保护代码:熟悉变频器运行发生故障时的保护代码,观察热保护继电器的出厂值和过载保护的设定值,需要时可以修改。
四、带载试运行
1. 手动操作:手动操作变频器面板的运行/停止键,观察电机运行/停止过程及变频器的显示窗,看是否有异常现象。
2. 调整加减速时间:如果启动/停止电机过程中变频器出现过流保护动作,应重新设定加减速时间。加减速时间的设定需要根据电机转动惯量和负载进行合理调整。
3. 改变运行曲线:如果变频器在限定的时间内仍然保护,应改变启动/停止的运行曲线,从直线改为S形、U形线或反S形、反U形线。
4. 增加保护值:如果变频器仍然存在运行故障,应尝试增加最大电流的保护值,但是不能取消保护,应留有至少10%~20%的保护余量。
5. 检查预设速度:如果变频器带动电机在启动过程中达不到预设速度,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系统发生机电共振:可以通过设置频率跳跃值的方法避开共振点。
●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不够:可以增加转矩提升量的值,如果达不到,可用手动转矩提升功能。
五、与上位机相连进行系统调试
在手动的基本设定完成后,如果系统中有上位机,可将变频器的控制线直接与上位机控制线相连,并将变频器的操作模式改为端子控制。同时,根据上位机系统的需要调定变频器接收频率信号端子的量程(0~5V或0~10V)以及变频器对模拟频率信号采样的响应速度。
六、故障排除和调整
1. 观察异常情况:调试过程中,若发现电动机工作异常或存在故障,应立即停止调试并进行检查。
2. 找出故障原因: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故障的具体原因。
3. 调整修复: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如调整参数、更换损坏部件等。
七、验收测试
对变频器和电动机进行验收测试,确保其能正常工作并满足要求。同时,记录调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参数设置,为日后的维护和优化提供参考。
请注意,在调试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同时,要仔细阅读变频器的用户手册和技术规范,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调试。
审核编辑 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