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FCC Part25.218—FSS地球站off-axis EIRP密度限值

环贸财神 2025-10-01 3887人围观

FCC part25.218给出了工作在常规及扩展C波段、常规及扩展Ku波段、常规及扩展Ka波段或24.75-25.25 GHz频段的固定及临时固定FSS地球站,向对地静止空间站传输信号的off-axis(离轴)EIRP密度限值。此限值也可用于在常规C波段、常规Ku波段、常规Ka波段传输的ESIM(Earth Station in Motion,动中通)申请。但不适用于提议在频带边缘传输带宽大于1MHz的模拟指令信号,或传输带宽大于200kHz的任何其他类型模拟信号的申请。

01

限值的定义

对于off-axis EIRP密度限值,肯定与角度有关,而角度就必须要基于某个平面,所以我们要先复习一下以前学习的内容:在FCC Part25.209-卫星地球站的天线性能指标中,提到过两个平面分别是:在地球某点的卫星地球站天线位置与GSO轨道弧的切线形成的面,叫做plane tangent to the GSO arc,以及与这个面垂直的面,叫做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GSO arc。如下面两张图所示:

5f0c751c-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25.218章节的off-axis EIRP密度限值也是以这两个平面为基础来规定的。那么与25.209的区别在于:25.209定义的是地球站天线的性能,即在离轴角度上的各个方向的增益或方向图特性;而25.218是定义了地球站在离轴角度上的EIRP的功率密度限值,不光受天线方向图的影响,还与发射机单元的输出功率有关。

然后是off-axis,离轴。如下图例所示,就是非主轴角度,即0°以外的角度,具体从哪里开始,就本章节而言,一般是从1.5°、2°或者3°到180°的范围。

02

C波段模拟和数字地球站

常规C波段和扩展C波段的频率范围如下:

常规C波段:空对地:3700-4200 MHz;地对空:5925-6425 MHz;扩展C波段:空对地:3600-3700 MHz;地对空:5850-5925 MHz;6425-6725 MHz

1. 常规和扩展C波段模拟地球站

(1) 与GSO弧相切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如下:

5f361750-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其中θ表示地球站天线与目标卫星指定轨道位置连线之间的夹角(单位为度)。对于θ>7°的情况:在±(7°-180°)的θ角度范围内,最多可有10%的角度区间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3dB;在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允许超出最多6dB。

什么是溢散能量区域呢?下图中蓝色Spillover部分:

5f576586-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2) 与GSO弧垂直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5f6e5408-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其中θ定义同上。在地球站与目标卫星连线两侧的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以及该区域外最多10%的θ角度范围内,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6 dB。

(3) 在与GSO弧相切及垂直平面内的交叉极化传输限值:

5f7df4b2-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2.常规和扩展C波段数字地球站

(1) 在与GSO弧相切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5f888e0e-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对于θ>7°的情况:在±(7°-180°)的θ角度范围内,最多可有10%的角度区间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3dB;在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允许超出最多6dB。

(2) 在与GSO弧垂直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5f93cb02-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在地球站与目标卫星连线两侧的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以及该区域外最多10%的θ角度范围内,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6dB。

(3) 在与GSO弧相切及垂直平面内的交叉极化传输限值:

5fa39b90-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4) 对于使用可变功率密度控制、在共享频段同时向同一目标卫星接收波束传输的网络化地球站运营申请,若申请人能证明所有同频地球站同时发往同一目标卫星接收波束产生的聚合离轴EIRP密度(不含遵循竞争协议传输的数据突发碰撞所致)不超过本节(1)至(3)段规定的单个地球站允许限值,则可进行常规处理。

03

Ku波段模拟和数字地球站

常规及扩展Ku频段范围如下:

常规Ku波段:空对地:11.7-12.2 GHz;地对空:14.0-14.5 GHz;扩展Ku波段:空对地:10.95-11.2 GHz、11.45-11.7 GHz;地对空:13.75-14.0 GHz;

1. 常规Ku波段的模拟地球站

(1) 在与GSO弧相切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5faf6b50-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对于θ>7°的情况:在±(7°-180°)的θ角度范围内,最多可有10%的角度区间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3dB;在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允许超出最多6dB。

(2) 在与GSO弧垂直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5fc16abc-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在地球站与目标卫星连线两侧的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以及该区域外最多10%的θ角度范围内,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6dB。

(3) 在与GSO弧相切及垂直平面内的交叉极化传输限值:

5fcbbec2-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2. 常规Ku波段的数字地球站

(1) 在与GSO弧相切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5fd8ca72-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对于θ>7°的情况:在±(7°-180°)的θ角度范围内,最多可有10%的角度区间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3dB;在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允许超出最多6dB。

(2) 在与GSO弧垂直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

5feddf0c-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在地球站与目标卫星连线两侧的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以及该区域外最多10%的θ角度范围内,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6dB。

(3) 在与GSO弧相切及垂直平面内的交叉极化传输:

5ffe38fc-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4) 对于使用可变功率密度控制、在共享频段同时向同一目标卫星接收波束传输的网络化地球站运营申请,若申请人能证明所有同频地球站同时发往同一目标卫星接收波束产生的聚合离轴EIRP密度(不含遵循竞争协议传输的数据突发碰撞所致)不超过本节(1)至(3)段规定的单个地球站允许限值,则可进行常规处理。

3. 扩展Ku波段的模拟地球站

(1) 在与GSO弧相切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600eba6a-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对于θ>7°的情况:在±(7°-180°)的θ角度范围内,最多可有10%的角度区间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3dB;在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允许超出最多6dB。

(2) 在与GSO弧垂直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60222762-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在地球站与目标卫星连线两侧的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以及该区域外最多10%的θ角度范围内,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6dB。

(3) 在与GSO弧相切及垂直平面内的交叉极化传输限值:

6035f0a8-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4. 扩展Ku波段的数字地球站

(1) 在与GSO弧相切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604a5700-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对于θ>7°的情况:在±(7°-180°)的θ角度范围内,最多可有10%的角度区间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3dB;在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允许超出最多6dB。

(2) 在与GSO弧垂直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60585a3a-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地球站与目标卫星连线两侧的主反射面溢散能量区域以及该区域外最多10%的θ角度范围内,允许超出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6dB。

(3) 在与GSO弧相切及垂直平面内的交叉极化传输限值:

6068d5fe-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4) 对于使用可变功率密度控制、在共享频段同时向同一目标卫星接收波束传输的网络化地球站运营申请,若申请人能证明所有同频地球站同时发往同一目标卫星接收波束产生的聚合离轴EIRP密度(不含遵循竞争协议传输的数据突发碰撞所致)不超过本节(1)至(3)段规定的单个地球站允许限值,则可进行常规处理。

04

Ka波段数字地球站

常规及扩展Ka频段范围如下:

常规Ka波段:空对地:18.3-18.8 GHz、19.7-20.2 GHz;地对空:28.35-28.6 GHz、29.25-30.0 GHz;扩展Ka波段:空对地:17.3-18.3 GHz、18.8-19.4 GHz、19.6-19.7 GHz;地对空:27.5-28.35 GHz、28.6-29.1 GHz。

1. 常规及扩展Ka波段的数字地球站

(1) 在与GSO弧相切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60773de2-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以图形方式表示如下:60851b74-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然后我们在同一张图里来对比一下C波段、扩展Ku波段和Ka波段数字地球站在与GSO弧相切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离轴EIRP密度限值,可见扩展Ku波段限值最严格,Ka波段最宽松,C波段介于两者之间。60991aac-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2) 在与GSO弧垂直平面内的共极化传输限值:

60b27bbe-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3) 对于θ>7°的情况:在地球站与目标卫星连线两侧7°-180°的θ角度范围内,最多可有10%的角度区间允许超出本节(1)和(2)段规定EIRP密度限值最多3dB。

(4) 在与GSO弧相切及垂直平面内的交叉极化传输限值:

60c5f37e-8fb8-11f0-8ce9-92fbcf53809c.png

(5) 对于使用可变功率密度控制、在共享频段同时向同一目标卫星接收波束传输的网络化地球站运营申请,若申请人能证明所有同频地球站同时发往同一目标卫星接收波束产生的聚合离轴EIRP密度(不含遵循竞争协议传输的数据突发碰撞所致)不超过本节(1)至(4)段规定的单个地球站允许限值,则可进行常规处理。

05

非常规处理

对于在常规C波段、扩展C波段、常规Ku波段、扩展Ku波段、常规Ka波段、扩展Ka波段或24.75-25.25 GHz频段工作的固定地球站授权申请,若不符合本节、§ 25.211或§ 25.212相关条款的常规处理标准,则须遵循§ 25.220的规定要求。

我们下次再来看25.220的规定要求。

Powered By Z-BlogPHP